當全球四成土地去九宮格會議室已經退化_中國網


今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也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通過30周年紀念日。在該《公約》通過30年之際,全球荒漠化問題依舊嚴峻,防治荒漠化、修復退化土地時租場地需要各國共同努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7日發表視頻致辭,呼吁國際社會共同應對荒漠化和干旱。

古特雷斯說:“我們正在破壞養育我們的地球。每秒鐘,約有4個足球場大的健康土地在退化。”他呼吁各國為12月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創造良好氣氛。

今年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題是“為了土地聯合起來: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小班教學來”,旨在動員社會各界支持可持續的土地管理。

荒漠化小樹屋是土地退化瑜伽場地的一種,指本就相對干燥的土地變得更加干旱,生產性土壤退化,生物多樣性、水域和植被喪失。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今年年初發布的公報顯示,全球多達40%的土地已經退化,影響到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全球每年退化的土地面積達到1億公頃。盡管各國都在進行著同荒漠化的抗爭,但荒漠化仍以每年5萬~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瘋狂擴張。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到2050年,荒漠化可能影響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

無論對人類生存教學場地發展,還是對自然生態而言,荒小樹屋漠化都構成了巨大挑戰。荒漠化不僅會造成農業生產減少,威脅糧食安全,還會造成水質和水供應情況惡化,影響水安全。水安全狀況惡化又可能導致傳染病滋生,威脅人類健康。

與此同時,土地荒漠化會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又可能通過干旱、高溫等極端天氣,導致已退化土地上的水土流失加速、森林火災風險上升,從而造成更多荒漠化。

需要注意的是,荒漠化和天然沙漠是兩回事。荒漠化是指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可能導致荒漠化的人類活動,包括農田和牧場擴張、工業和城市化、礦產和能源開發等。

氣候變化與荒漠化息息相關。氣候變化導致干旱、熱浪和野火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日益增加,從而加劇了荒漠化和土地退化。

一項氣候評估顯示,中亞地區氣溫的升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由于近年來氣溫異常升高,該地區更易發生干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亞的沙漠氣候地帶已經向北蔓延了100公里之多,威脅到了各國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中亞有超過1.5億公頃的土地受到干旱影響,其中1.33%為嚴重干旱,0.23%為極端干旱。隨著土地資源退化,水資源萎縮,許多獨特的動植物物種無可挽回地消失,“咸海正在一代人的眼前消失”。

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布的數據,全球每年有20億噸沙塵進入大氣,超過四分之一的沙塵暴與過度開墾和放牧等人類活動有關。全球每年因此損失近100萬平方公里的耕地,而中亞地區所受影響最為嚴重。

《自然》雜志稱,中亞之所以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該地區60%以上的地方都氣候干燥,降雨稀少。由于植物和其他生物可用的水資源稀缺,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很容易上升,導致土壤中的水分加速蒸發,增加干旱的風險。

在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到來之際,《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易卜拉欣·蒂奧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盡管全球土地退化的速度仍然很快,但包括中國分享在內的許多國家多年來為恢復退化的土地作出了卓越努力。

蒂奧表示,30年來,人們積累了很多科學知識,也看到政府、機構、公司和個人如何能夠在土地恢復方面有所作為,從而造福經濟、造福人民、造福生態系統。

蒂奧稱贊中國在防治荒漠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對于中國防治荒漠化的故事,他表示自己“不僅聽過,而且親眼見過”。他說,中國正在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實施和世界作出巨大貢獻。中國與許多國家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比如中國正在與中東國家分享知識和經驗,還與非洲和其他地區的許多國家合作,“我們對此表示贊賞”。

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介紹,2016年至2019年,來自多方的約50億美元的資金已投入全球防治荒漠化以及應對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努力中。這些資私密空間金幫助124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一系列項目,旨在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應對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帶來的挑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為生態系統恢復每投資1美元,就可帶來多達30美元的回報。在正確的地點恢復15%的土地并不再轉變其用途,有望避免60%的預計物種滅絕。

2021年至2030年為聯合國大會確立的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各國在履行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的承諾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各國承諾恢復10億公頃的退化土地,并對海洋和沿海地區作出了類似承諾。為了實現10億公頃的土地恢復目標,10年時間大約需要1萬億美元的投入。